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簡茶】茶與境(上)


【簡茶】茶與境(上)

你可曾喝過一杯茶,讓你想起某個地方給你的感覺?

這次不講茶療,講茶與環境的關係。先說在篇首的一句是:一杯茶,是人與自然的最好聯繫之一。不信?看了再說喔。

在茶的歷史上,講茶最重要的一本書《茶經》裏,對喝茶十分講究的老祖宗陸羽在講了茶的器具、煮法、喝法以後,在第九篇如此有趣的描述:如果 「松間石上可坐... 若瞰泉臨澗」,其實一大堆煮茶用具都可「廢」。換句等價交換的話來説,其實喝茶用上各種茶具,是把大自然這個境,透過茶道這個過程帶到你的面前。有時看著《茶經》,想到現代中國茶道的簡化,會想著如果能在林間溪邊草地上喝茶,應該多有感覺啊!

説起來和陸羽同一個時代的文人墨客們,很多都是很喜歡在山上或林間等大自然的環境裡喝茶。比如説杜甫先生就寫到喝茶時感悟一期一會時的環境:

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
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翡翠鳴衣桁,蜻蜓立釣絲。
自逢今日興,來往亦無期。

再看宋時的蘇軾寫茶寫得好似人在山水畫中:

仙山靈雨濕行雲,
洗遍香肌粉末勻,
明月來投玉川子,
清風吹破武陵春,

要知冰雪心腸好,
不是膏油首面新,
戲作小詩君勿笑,
從來佳茗似佳人。

很多愛茶人或許都會知道,宋朝時的茶道藝術,在當代中國已經不復存在,倒是我們的鄰國友人把當時榮西禪師帶過去的茶道精髓好好保存下來,並發展成日本的茶道。在下瞭解不足,但據在學習的朋友說:日本茶道重視與自然環境的融合,從庭院到茶室内的裝飾及用具配搭,都講究天時的配搭。如利休七則裏的兩條:「 花は野にあるように生け」 ,以及「 夏は涼しく冬暖かに」,講的也是如何在茶道中體現自然。日本茶道的核心精神是「和敬清寂」,一間看起來簡陋狹小的茶室,其實蘊藏著深山老林一般的寂靜。

雖然明代的茶道因爲政治因素受到破壞,但徐渭還其實很重視茶和自然的:

「茶宜精舍、雲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兀坐,松月下花鳥間,清白石,綠鮮蒼苔,素手汲泉,紅妝掃雪,船頭吹火,竹里飄煙。」

清代的鄭板橋還可以找來大山們一起喝茶:

楚尾吳頭,一片青山入座;
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可惜,當代茶道的器具之簡,以及在高度現代化的城市裏,似乎讓人也看不到喝茶和自然有什麽關係,除了近年開始在華人世界流行的臺灣茶道的茶席美學仍可窺得一二。我們仍然可以問:當代中國茶道,真的不重視自然了?

不,中國茶道的境,應該是在茶湯中了。日本茶道保存了形式上和精神上的茶通自然,雖然中國當代茶道的形式越發簡化,但透過一杯茶來聯繫自然的意境依然沒有變。先看看唐時盧仝傳頌至今的一句詩:

七碗喫不得也,唯覺兩掖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喝茶喝到可以乘風去蓬萊山,可見喝一杯茶,人不須在大自然的環境裏,心也能飛進去了。今天中國茶的種類和風格變化多端,還是能幫我們走進千變萬化的自然境界。

還不信?下回讓我帶你們喝四杯茶,走一趟茶山之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