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0日 星期三

【桌遊知歷史】民鹽開放與徽商崛起

民鹽開放與徽商崛起

(這次只講歷史,不講桌游,因爲桌游沒出,不知道玩什麽,只知道是想模擬以下這段歷史。)

靜言思即將出版的《徽州:賈而好儒》,主要想模擬明末清初時,徽州商人是如何以鹽運崛起的(古代的貨運碼頭?)。



(徽州古城,隱於群山之中。)

歷來鹽作爲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資產之一,生產、運輸和銷售都是由政府控制,始自春秋時的管仲。漢武帝時政府掌控鹽鐵等重要工業的行爲達到一個高峰,於是就有了《鹽鐵論》這本經典的政策辯論。但是宋朝後,不同時代的政府都會把食鹽銷售許可證有限度地給與民間的商人,是為鹽引。由於鹽在日常生活的重要,鹽引對商人來説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資產。這個類似今天政府的外判制度/購買服務,把一部分公共服務交給民間營運。當然,只有某些滿足朝廷要求的商人才可以得到鹽引,那要什麽條件才可以換來鹽引呢?

明初政府爲了解決邊疆駐軍糧食供給問題,以鹽引吸引商人往邊境運糧食,意即你運多少糧食到邊境,朝廷就給你一張鹽引去鹽區取鹽自己賣。山西商人(即平遙裏的晉商)由於臨近邊境有地利,很快就獲取大批鹽引,迅速壟斷民間鹽業。當時的徽商臨近兩淮產鹽區,本來也可獲得販鹽的地利,但因爲距離邊疆太遠,運糧不便,所以一直被晉商壓制。直到明末改革鹽引政策,民間商人可以直接以白銀換取鹽引,這才解決了徽商的距離糾結,很快就反制晉商。由於鹽在國家經濟裏的重要性,徽商壟斷鹽業,等於説壟斷了全國經濟的大部分,其中不少徽商都是富可敵國,紅頂商人胡雪岩正是一例。


(桌游《徽州》的地圖,可見河道連接了徽州六縣和其他三個主要的臨近鹽貿城市。)


徽商擅長以河道運輸,所以除了鹽業,其他行業包括糧食、茶葉、木材等資源的運輸,都因水而利。可以說徽商的崛起是因爲懂得利用政府政策,以河運貨得以致富,但這也是恰恰徽商沒落的原因之一。清中葉,太平天國活躍於南方,戰事對河道貿易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太平軍和清軍在徽州一帶的拉鋸戰,也對徽州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再加上當時政府開始改革鹽法,打擊了傳統鹽商的勢力。此外外商開始進入,搶走了不少本來由徽商壟斷的貿易。上述這些綜合因素使得徽商逐漸沒落。


(桌游《徽州》盒上,可見熱鬧的碼頭上的運貨馬匹和運貨船。)


河上一艘艘運鹽船,見證了徽州商人的崛起和沒落。


(下回預告:黃山雲霧,徽茶之源)

2018年6月13日 星期三

人在山水:茶文化的審美智慧

人在山水:茶文化的審美智慧

曾參加一位丹麥朋友的茶席,他帶我們進房前,在門口草地順手拈來幾朵花和草葉。客人們隨意入座,他把茶具根據座位放好,再把花葉隨意放在桌上。一開始看來有點凌亂,但看著又仿若有點自然美。他說喝茶最好應該在室外草地,但未必每個人會喜歡,所以他就把草地帶進來室內了。



茶道或許是幫人通達自然的一種藝術創造。中華文化重視人與大自然的融合,或是因為城市化的生活,必然讓人和大自然漸漸疏遠。我們也常因為煩惱瑣事而身心分離,如此也讓我們人與自然越走越遠。熱愛山水的人,會希望把山水之美帶回自己的生活裡,山水畫、園林景觀和盆景藝術都是一些方法,茶道也是其一。且看清時鄭板橋茶聯一對:

楚尾吳頭,一片青山入座;
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以這對聯爲例,可見招呼青山入座一起烹茶,不只是想呈現自然,也是希望在過程裡透過讓心回歸,重新發現人與自然的關係,重新思考人怎麼樣去走進自然,理解自然。

如何把大自然透過茶道這種藝術帶到我們煩囂的市井生活裡,如何呈現可以借用《周易》裡的一句話來講:「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三個層面分別是「器」、「形」和「道」:茶席中茶人拿出各式茶具和茶葉都是「器」,用自己的學習和實踐一絲不苟地為客人泡茶是為「形」,如何可以讓客人體會到這一杯茶的美妙,就是「道」了。

茶具和茶葉看來都是物質性的「器」,然而它們也不只是物質,而是有「道」在其中。因為在製作過程裡,都有著工匠和製茶師傅對「道」的理解,即何種型態的茶具和茶葉,何種配色的茶具才是最美的。除了他們個人的見解,「器」的本質也很重要。製器師傅會根據原料的特質來形塑器具,也會在其中繪出山水花鳥或點上字句,製茶師傅則會根據茶樹的特質用不同的方法,是否用炒青或烘焙來做茶。另外,怎樣的茶具將來如何配合不同的茶葉來泡出一杯好茶,也是製器工匠必須考慮的。

對「器」的使用,可謂「形」。其中會考慮茶具和茶席的佈置乃是否貼近自然,也考慮如何掌握溫度和時間來發揮茶葉和茶具的内涵。茶人選茶具,選色一般貼近自然平實,少選鮮豔色調的;也會選比較簡約的設計,不會有過多裝飾。茶具和茶葉到了茶人手上,除了要考慮在泡茶前如何佈置茶席,讓客人欣賞茶具和茶葉的美,更重要的就是茶人如何發揮茶具的特色,掌握水溫和時間,才能把茶葉最美的味道呈現給客人。曾一度厭惡茶道儀軌,覺得造作不實,但在余文心老師指點下,才恍然大悟知道一切規矩背後都是紮實的硬橋硬馬,一絲不苟的連續動作都是為了泡出茶最好的味道。如何呈現,實在有賴於茶人平時的用功練習以掌握紮實的技藝。

在上述過程裡我們可能還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如何用不同的觀感去體會茶之美,二是如何對茶之美的客觀化有深入認識並推廣之。這些都涉及「道」的考慮,也是茶人學茶,在掌握器具的同時經常會觸及的思考。

第一個問題思考的是如何感知美的多樣性:一般人用得最多的是視覺審美,但在茶道裏除了視覺,嗅覺、味覺、聽覺和觸覺也很重要。茶道的過程可以呈現茶在不同觀感裡的美:我們先觀賞茶具和茶葉的顏色和型態,再聆聽水流碰觸茶具和茶葉的聲音;雙手捧杯,手指觸摸茶具感受它們的質感和溫度,再用鼻子聞乾葉和茶湯不同的香味;茶湯入口,體驗茶湯在舌頭不同位置流過的味道是如何的苦或甘,也感受茶湯在身體裡的流動,是清涼或溫暖,這些感覺能在身體內去到哪裡。眼耳鼻舌身外,或許還可以有一種「意」的美。閉上眼睛,專注感受,這杯茶讓你想起了什麼?是一座滿是青蔥的茶山?還是你走過的一條小山道,還是一棵你曾經訪過的古木參天?楊智深老師說:「茶乃百草之英,能呈現大自然裡不同植物的味道。」茶的品種不可盡數,其中千變萬化的味道可以讓我們聯想到大自然裡各種植物的味道。若意會有美,那可如何感受或培養呢?

第二個問題則是思考美的主觀性和客觀性的關聯和平衡。如前所說,茶的味道千變,不同人喝同一杯茶,你品出了什麼味道?每個人對美的理解不同,但如何可以透過茶道來呈現美,審美可以如何從主觀走向客觀的分享和交流,再在客觀學習中保持一定的主觀?年輕茶人從師父那裡學茶,第一次淺嚐茶的美。上課後反覆練習很重要,在漫長的實踐裡才能深入體會茶的美。從老師那裡學了一點點,喝了一段日子會多了些自己的想法;當想跟更多人分享時,難免會懷疑某些想法是否只是自己的主觀感覺,怎麼才能適切地和人分享呢?

什麼茶好喝,實在見仁見智,但用什麼茶具配搭什麼茶種的,溫度和時間如何掌握,這些在茶文化的傳承裡大概也累積了一定廣受認同的看法。但如果讓我們學到普遍化的方法,又會否使得泡出的茶千篇一律,無法給客人帶來獨一無二的品茶經驗?這個問題似乎很傻。舉例說中國茶文化歷來離不開自然,日本茶人也說「胸中山水」,我仿若能在茶中看到一點山水了,怎樣和客人們分享這一杯山水呢?拿著問題去請教楊老師,楊老一句話當頭棒喝:「深入體會最重要,言語沒什麼幫助。」

自我反省是不必急於去看山水,更不用急著去分享山水,在此前可先打好三個基礎。其一我們確要用心學習各種普遍化的技藝,再不斷累積經驗,在試過各種前輩們實踐出來的方法後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其二是茶人必須讓自己的各種感官都變得很細,才能感受到不同的水、葉和湯裡多變的味道,才能體會每種茶給我們什麼感覺,才能認識到一方水土如何養成一種茶;其三是在實踐裡聆聽不同聲音,了解每個人在一杯茶裡發現了什麼,也反思自己的方法是否可以促進這些發現。品茶也可講求同存異,在客觀裡的「同」裡呈現主觀的「異」,才能掌握兩者的平衡。

說到最後,如何發現一杯茶的美,最需要的可能是泡茶時的一種心態。如果能專注於當下,靜下心來用心泡茶,一提壺一舉杯的每個微小動作都認真對待,茶道中一切皆是美。甚至乎,人在鬧市,一口茶湯喝進去,閉上眼睛,仿若坐在深山老亭中裡靜靜地看雲聽風。這種心境可以引一副對聯來講: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茶中有沒有山水呢?這個問題或許很主觀,但客觀而言,茶道的一切,無論茶具還是茶葉,還是茶人客人,本來都是來自山水。我們的心一回到身體,山水就看見了。對初學茶的人來說,這個理想需要有紮實的學習作為基礎,仍須不斷努力。

茶與境(下)

茶與境(下)

上回提到要和朋友們帶著四杯茶上茶山,出發了喔!

打開蓋碗 先來一杯雨前龍井
我們慢慢走過田間的阡陌縱橫
暖風徐徐吹來 燕子低飛
你能聞到路過的農人袋中 豆子 栗子 夾著新草的香味嗎

再飲一口文山包種茶
我們踏著上山的小路
走過山谷 林間有一條清澈的溪流
林籟泉韻 風蒲獵獵 沉李浮瓜 不亦樂乎

泡一壺武夷岩茶 茶煙輕揚
沿著山路繼續往上走
在古道石階旁有一棵參天古木
靠近樹幹 陣陣樟香



最後煮一碗勐海普洱 點滴如墨
我們眼前衹看到無盡的老樹
陽光沿著樹頂的葉子間灑下來
除卻空山鳥語 靜靜無聲

你突然問我 走了那麼久
怎麼還沒看見茶山 茶在哪裏
啊 茶山就在你的杯子裡
還沒看見嗎

楊智森老師喜歡講一句話:「茶是百草之英」,他說這話是講不同產地的茶,根據不同製法和泡法,能帶出不同植物的味道。當今許多人喜歡用所謂桂花香什麼香來形容茶的味道,但喝到什麽,關鍵還是自己的心透過茶香去感受。剛剛問及中國茶和自然的關係,他說:言語沒有幫助,深入體會最重要,好禪的答法。

話說,你現在喝的這杯茶,讓你想起了什麽?

後記:

茶在中國的發展,其實受到禪宗很大的影響。無論是禪宗師父,還是親近禪宗的文人墨客,詩中講茶,不衹重視喝茶時的茶境,講茶通自然,也講茶和心的覺悟。

宋時黃庭堅的《詠茶詩》裏面說:

錫谷寒泉橢石俱,並得新詩蠆尾書。
急呼烹鼎供茗事,晴江急雨看跳珠。
是功與世滌膻腴,令我屢空常晏如。
安得左幡清潁尾,風爐煮茗臥西湖

唐時詩僧皎然更寫道: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瓮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茶與境(上)

茶與境(上)

你可曾喝過一杯茶,讓你想起某個地方給你的感覺?

這次不講茶療,講茶與環境的關係。先說在篇首的一句是:一杯茶,是人與自然的最好聯繫之一。不信?看了再說喔。

在茶的歷史上,講茶最重要的一本書《茶經》裏,對喝茶十分講究的老祖宗陸羽在講了茶的器具、煮法、喝法以後,在第九篇如此有趣的描述:如果 「松間石上可坐... 若瞰泉臨澗」,其實一大堆煮茶用具都可「廢」。換句等價交換的話來説,其實喝茶用上各種茶具,是把大自然這個境,透過茶道這個過程帶到你的面前。有時看著《茶經》,想到現代中國茶道的簡化,會想著如果能在林間溪邊草地上喝茶,應該多有感覺啊!



説起來和陸羽同一個時代的文人墨客們,很多都是很喜歡在山上喝茶。比如説杜甫先生就寫到喝茶時感悟一期一會時的環境:

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
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翡翠鳴衣桁,蜻蜓立釣絲。
自逢今日興,來往亦無期。

再看宋時的蘇軾寫茶寫得好似人在山水畫中:

仙山靈雨濕行雲,
洗遍香肌粉末勻,
明月來投玉川子,
清風吹破武陵春,
要知冰雪心腸好,
不是膏油首面新,
戲作小詩君勿笑,
從來佳茗似佳人。

很多愛茶人或許都會知道,宋朝時的茶道藝術,在當代中國已經不復存在,倒是我們的鄰國友人把當時榮西禪師帶過去的茶道精髓好好保存下來,並發展成日本的茶道。在下瞭解不足,但據在學習的朋友說:日本茶道重視與自然環境的融合,從庭院到茶室内的裝飾及用具配搭,都講究天時的配搭。如利休七則裏的兩條:「 花は野にあるように生け」 ,以及「 夏は涼しく冬暖かに」,講的也是如何在茶道中體現自然。日本茶道的核心精神是「和敬清寂」,一間看起來簡陋狹小的茶室,其實蘊藏著深山老林一般的寂靜。

雖然明代的茶道因爲政治因素受到破壞,但徐渭還其實很重視茶和自然的:

「茶宜精舍、雲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兀坐,松月下花鳥間,清白石,綠鮮蒼苔,素手汲泉,紅妝掃雪,船頭吹火,竹里飄煙。」

清代的鄭板橋還可以找來大山們一起喝茶:

楚尾吳頭,一片青山入座;
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可惜,當代茶道的器具之簡,以及在高度現代化的城市裏,似乎讓人也看不到喝茶和自然有什麽關係,除了近年開始在華人世界流行的臺灣茶道的茶席美學仍可窺得一二。我們仍然可以問:當代中國茶道,真的不重視自然了?

不,中國茶道的境,其實是在茶湯中。日本茶道保存了形式上和精神上的茶通自然,雖然中國當代茶道的形式越發簡化,但透過一杯茶來聯繫自然的意境依然沒有變。先看看唐時盧仝傳頌至今的一句詩:

七碗喫不得也,唯覺兩掖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喝茶喝到可以乘風去蓬萊山,可見喝一杯茶,人不須在大自然的環境裏,心也能飛進去了。今天中國茶的種類和風格變化多端,還是能幫我們走進千變萬化的自然境界。

還不信?下回讓我帶你們喝四杯茶,走一趟茶山之旅。